今天看最後幾張照片才發現,市政廳還有最後一瞥,為了這一瞥我還上網去瞧了些相關的奇聞軼事,這麼有趣,不講可惜,所以又要開講了。
以上這位偉人頭像,想必大家都認識,有錢到每一年都可以發錢給別人。不只發錢給你,還請你吃一頓飯,真可謂"有吃又有抓"。獲得諾貝爾獎的其他偉人們,每年12月10號聚集在藍廳,可不像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吃一頓飯.....或者說,他們吃的那一頓飯可不像我們平常在餐桌上胡亂扒的。
先瞧瞧他們用啥餐具。
這是市政廳的最後一隅,用來陳設諾貝爾晚宴所使用的杯盤,平常則是被鎖在市政廳的保險箱內,每年就只在12月10號出來見天日這麼一次。在這個玻璃櫥窗裡有兩套完整的諾貝爾晚宴餐具,入席的兩人分別就照片的左右兩邊對坐,光純手工製作的酒杯數量就眼光撩亂,刀叉還是鍍金的,每只碗碟竟也鑲上金邊。據說這些碗碟價值不菲,光一只盤子就要價6000克朗,大約是台幣兩萬四左右。
..........有夠咋舌吧。餐具這麼貴也不是沒原因的。這套餐具是 瑞典最受歡迎的品牌--Rörstrand的諾貝爾系列。這個系列包括所有的碗盤、刀叉、杯子和布料,在1991年諾貝爾獎成立90周年首次發表,由獲獎無數的Karin Björquist親自操刀設計,而這套諾北爾系列也不辱使命的獲得瑞典傑出設計大獎。.......但一只盤子賣兩萬四台幣還是有點誇張吧........名牌貨果真了得。
如果這張照片呈現了任何一點座位寬敞的跡象,那可真是大錯特錯了。每一年參加晚宴的賓客大約是1300人左右,除了得獎者,還有瑞典皇室成員、各國政要人物、各界優秀學者。不僅要把每個人塞進只有40公分的位置裡,還要另外預留40公分的走道讓百餘名服務生在其中輕盈飛舞,蜻蜓點水。瑞典人總是將這場晚宴喻為最高級的晚餐,事實上也是最擁擠的晚餐。12月10號晚上7點一到,有如灰姑娘的的奇幻鐘聲,訓練有素的服務生隨即魚貫並整齊劃一的入場為佳賓服務,呵呵,就像每次在林口體育館聚會的擘餅盛況。
吃飯是場盛況,更別說事前的菜單預備。晚宴菜單就跟得獎名單一樣保密到家,直到當晚7點才會揭曉,即使是作菜的主廚們也只能在晚宴前三天拿到這份嚴格篩選的菜單,也難怪他們要轉得比陀螺還要緊。舉國上下到了這一天無不密切注意"晚宴到底吃甚麼",電視台全程轉播,從餐前酒、湯、前菜、主菜以及甜品,鉅細靡遺的介紹,不能參加晚宴也能坐在電視機前身歷其境。
令人驚喜的是,這些世紀秘密的菜單卻從第二天開始變成公共財,提供給一般民眾在市政廳的地下室餐廳嘗鮮。從1901年開始的每一道諾貝爾晚宴菜,都能在這個地下餐廳點來嘗一嘗。真不知道這個餐廳是怎麼經營的.......一百年以來的菜單,隨點哪一年隨有,他們到底是怎麼準備食材的啊?特別的是,年代越久遠的菜餚價格,理所當然越不貲,連將近一個月前最便宜的2010菜單也至少要價1300克朗,每人。
之所以會大駕光臨到地下餐廳砸銀子用餐的觀光客,多半來自諾貝爾獎得主的國家,帶著一種與有榮焉,壯烈犧牲的心情,打落牙齒和血吞,也要讓荷包噴血不止。根據統計,有將近四萬日本人曾指名1994年的諾貝爾晚宴佳餚,最大原因莫不脫當年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榮獲諾貝爾文學獎。我們......我們是不是也該推廣一下1986年的菜單與李遠哲同樂?唉,好噴血的代價,果然只有帶著切腹自殺豪氣血脈的日本人容易做到。
晚宴結束後的餐具並不會馬上清洗,通常會等到隔年的一月才進行處理,理由是避免工作人員太累而打破碗盤。雖然有點髒.....但也真的是設想得挺周全。天曉得打破一只天價杯盤碗碟的心理壓力有多龐大呀?
灑銀子之旅應該就結束在這一集了。區區7歐的市政廳之旅,看在吃過諾貝爾晚宴的古聖先賢眼裡,大概連手邊的擦手巾都還不值吧~
最後來看一段諾貝爾晚宴的上菜實景。